科普宣传

多省狂犬疫苗短缺,该如何应对?

来源:预防界 更新时间:2022-03-31

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由狂犬病病毒引发的以侵袭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传染病,发病后死亡率几乎达100%,所有的哺乳类动物都对狂犬病病毒易感。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每年约有5.9万人死于狂犬病。

大部分的人狂犬病病例发生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

目前狂犬病没有特效治疗药物,清理伤口、接种疫苗、暴露严重时进行局部被动免疫是预防狂犬病感染的最佳方法。

1、狂犬疫苗短缺现状和原因

最近几年,随着“宠物热”的出现,我国狂犬病的发病情况呈现上升趋势,而预防狂犬病的主要措施依然是接种疫苗。

但从新冠病毒疫情暴发以来,国内多省都出现狂犬疫苗“断货”情况,造成疫苗“供不应求“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人员流动管控、原材料运输限制、防疫防控等因素影响,企业在很长时间未能复工复产,导致供给不足,疫苗生产量少;疫苗采购工作也受疫情波及。

但近期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形势向好,企业复工复产已经没有障碍,这一因素影响也会逐渐削弱,疫苗短缺的局面或可逐渐缓解。

近年来,疫苗生产企业在严格的质量管控下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全国具有狂犬疫苗生产资质的公司只剩7家,虽然这些企业不断提升技术增加疫苗产量,但是仍然难以弥补生产企业减少造成的总量短缺;另外,生产企业生产设备升级改造、工艺变更、停产整改和中检院批签发速度减慢等也会影响狂犬疫苗供给。

另外,狂犬疫苗的效期也会影响疫苗的产量,疫苗从生产、批签发检验、上市、输送整个环节中要耗费大量时间,疫苗上市销售时间大约只剩半年效期,这对临床使用和疫苗生产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巨大风险。

对接种者来说会因为不在保质期内无法使用,加剧疫苗短缺。

此外,我国人用狂犬疫苗之所以需求较大,与很多宠物以及流浪猫狗动物疫苗接种率低有关。

2、被哪些动物咬伤需要打狂犬疫苗?

所有的哺乳类动物都对狂犬病毒易感,但该病毒的主要储存宿主只局限与哺乳动物纲中的食肉目和翼手目,包括狗、猫、狐狸、豺、狼、貉、臭鼬、浣熊、猫鼬和蝙蝠等。

在自然界,上述储存宿主之外的其他哺乳动物,如鼠和兔,只是在极偶然的情况下才可能被感染,称为偶然宿主,它们通常不构成该病毒的传染源。

人的狂犬病99%以上是由被患病的狗(少数由猫)咬伤或抓伤引起的。

根据被抓咬程度的不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表1 WHO推荐的暴露后预防(PEP)措施(WHO,2013)

注 1:执行十日观察法:如果动物在 10天的观察期内保持健康,或经可靠的实验室使用正确的诊断技术证实动物为狂犬病阴性,则可终止预防措施。

特别注意:如果犬或猫是来自于低风险地区,表面健康且能被置于观察之下,可推迟采取预防措施的时间。

如果犬或猫是来自于流行地区,则必须在尽快接种第1针疫苗之后再执行十日观察法。

如果是被野生动物咬、抓或舔伤,由于在自然界的情况不清楚,且狂犬病对动物并非都是致死性的,因此要按照狂犬病暴露的情况来采取措施;

被未经免疫的饲养动物咬伤,按照狂犬病暴露情况来采取措施;

如果处在疫区被啮齿动物(仓鼠、豚鼠之类)或者兔形目(家兔和野兔)咬、抓或舔伤等,同时还观察到这些动物出现疾病或异常行为时,还是按照狂犬病暴露的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被打过疫苗的动物咬伤后也要进行处理观察,我国属于狂犬病流行区,健康的动物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如该动物以前接种的不一定是狂犬疫苗,疫苗接种的次数可能不够等。

3、疫苗短缺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暴露于狂犬病时,首先应该进行伤口处理:以化学或物理手段清除感染局部的狂犬病病毒是有效的防护措施。

处理程序包括立即用肥皂和水、洗涤剂、消毒剂或可杀死狂犬病病毒的其他溶液彻底冲洗和清洗伤口15分钟以上,最好能获得专业人士的帮助。

若不能及时接种疫苗且暴露程度较高时,应尽早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对于在暴露前已经完成狂犬疫苗预防接种的人群,若发生狂犬病暴露,只需接种1~2剂疫苗,且无需注射免疫球蛋白,某种程度上减小了疫苗短缺的压力。

4、狂犬疫苗的接种程序,是否可以序贯不同厂商疫苗接种

我国狂犬疫苗接种程序主要为5针法和4针法。

5针法免疫程序:1980年我国开始使用5针法方案,即0、3、7、14、28天各接种1剂疫苗,2006年国家卫生部正式推荐。

5针法是我国进行暴露后防治的主要免疫程序。

4针法(2-1-1)免疫程序:即0天于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注射单剂疫苗,7、21天分别注射单剂疫苗,2016年卫生部正式推荐。

4针法比5针法接种周期短、产生抗体时间早,为患者节约接种疫苗的时间,但首次接种2剂可能会加重副反应,对于比较敏感的患者可采用5针法。

目前,国内多数狂犬疫苗仍是采用5针法,不过这两种针法的最终免疫效果相差不大,均可以预防狂犬病。

原则上同一厂商疫苗完成全程免疫效果最好,如无法再接种原先的厂商的疫苗,也可以接种不同厂商的疫苗,优先使用接种程序与原先接种程序相同的疫苗。

如遇到出差、缺苗等情况,无法使用同一品牌的狂犬疫苗完成4针法,那么可以按照5针法“延迟接种”来处置。把首次接种的“2针”狂犬疫苗视为“第1针”,共接种6针。

例如,某人按照4针法首次接种了2针狂犬疫苗,第7天到了外地市,发现当地没有相同的疫苗。

那么可以第7天(按第2针推迟4天)、第11天(按第3针推迟4天)、第18天和第32天各接种1针5针法的狂犬疫苗。

5、改善疫苗短缺情况的建议

面对疫苗短缺的情况,需要社会各个成员一起作出努力。

疫苗生产企业加快生产出高质量的人用疫苗和犬用疫苗是解决该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普通人群尽量减少接触野生动物;不养狗者外出时注意照看好儿童,让儿童少去逗狗亲近狗,同时穿上长袖衣裤,避免被狗咬伤抓伤。

养狗者遛狗要严格遵循养犬规定,为狗戴上嘴笼,拴上绳子;对未接种疫苗的宠物应该尽早安排接种疫苗,WHO建议将犬类狂犬病疫苗接种率提高至70%,能有效阻止狂犬病毒的传播。

END

 

转发来源:预防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