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策

推动医工结合,促进北京医疗器械自主创新 器械审查中心参加清华大学智慧医疗研究院应用创新沙龙

来源:创始人 更新时间:2022-11-08

  在强磁环境下做精准穿刺手术的磁共振兼容手术机器人、可在救治新冠肺炎重症病人时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的国产ECMO(体外膜肺氧合)装备、智能无线超构表面磁共振成像线圈......这一系列智能医疗科技成果均来自清华大学智慧医疗研究院,而亮眼成绩的背后得益于医工结合,它可促进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

  医工结合,再融入“商”

  近几年来,很多大医院和大学成立了医工结合的组织或公司,清华大学智慧医疗研究院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推动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医工结合是一个重要路径。”市器械审查中心主任黄志成在市药监局第二分局和该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彩虹应用创新沙龙第七期上表示,推动医工结合也是中心明年的工作重点。

1667816650479

  但医工结合在成果转化和商业落地上也有痛点和难点。“为此,医工结合还需要融入‘商’的要素”,黄志成解释说,创新医疗器械在产品立项之初就要思考商业转化的模式和做商业价值的研究。在他看来,医工商的结合可以更好助力创新医疗器械的落地转化。

  审评前置,服务发展

  对于医工结合的未来发展,器械审查中心在政策层面会打通道、建机制,让不同需求进入不同的服务机制,助力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的应用落地。目前中心正重点做好审评服务前置工作,通过提前介入、研审结合,让企业少走弯路,甚至不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