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政策

关于转发地方经验做法进一步加强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工作的函

来源:创始人 更新时间:2022-12-28

联防联控机制医疗发〔2022〕26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指挥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各成员单位:

为进一步做好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保障,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和效率,满足人民群众非急救医疗服务需求,现将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的经验做法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参考使用,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扩容院前急救资源。各地要结合本地人口规模、年龄结构、新冠疫情进展情况,加大院前医疗急救车辆和人员配置力度,进一步扩容120电话线路,提高呼叫接听率和服务满足率。同时,加强院前医疗急救医务人员、驾驶员、调度坐席等后备力量建设,以网络医院依托形成急救车辆、人员的机动力量,满足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需求。

二、完善120电话分流机制。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服务的积极作用,鼓励医疗机构提供24小时线上咨询,为患者提供就医、心理咨询、用药指导等服务。开设24小时日常咨询类和非急救电话专线、在政府门户网站开通留言专栏等方式,为群众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倡导非急救不拨打120。

三、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开展非急救患者转运。组建非急救患者转运工作专班,动员公交公司、第三方运输企业等社会力量,提供非急救转运服务。开设非急救转运热线电话并及时向社会公布,保障普通患者就医转运需求,缓解120院前医疗急救的转运压力。

四、畅通急危重症患者就医全流程绿色通道。做好院前医疗急救与医院急诊的衔接,指导医疗机构在急诊、发热门诊配置足够的担架车和轮椅,确保转运车辆送达的患者能够及时转接,不占用转运车辆及担架资源。理顺急诊与院内收治流程,畅通急诊患者快速分诊收治通道,提升住院患者收治效率。依托医联体建立患者上下转诊机制,将三级医院适宜下转的患者,及时转诊至二级医院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床位周转使用效率。

发挥信息化的积极作用,建立院前医疗急救与院内急诊、院内急诊与各专科、以及医疗机构之间转诊的的信息互联共享渠道,加快患者信息转递,提升医疗服务效率,支撑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模式。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

2022年12月27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北京市多措并举做好疫情期间

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保障

 

北京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做好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保障工作,围绕全链条梳理、快速反应,因时因势采取有效措施。

一、发挥组织优势构建大急救体系

(一)高位调度,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疫情以来,北京市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统筹政府、社会等各方面资源,指挥扩容120调度系统;压实责任,迅速补充日常院前医疗急救值班车组;要求各区成立非急危重症转运专班,分流非急危重症转运服务需求;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市民合理使用急救资源。多措并举,推动形成规模性疫情下首都大急救体系新格局。

(二)系统谋划,整体构建大急救体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全流程、全方位、逐环节梳理,系统谋划,长短结合,在积极应对疫情的实践中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赢得广大市民的支持配合,构建了市区统筹调度一体、能力建设与应急响应一体、急危重症与非急危重症转运一体、指挥调派与现场转运一体的大急救体系,形成了共同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

二、扩容120调度系统提升能力

(一)围绕“打得通”,扩容升级系统。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主管处室负责同志赴北京市急救中心现场协调调度,北京市急救中心、联通公司、首都医科大学及有关单位通力合作,连夜扩容交换机和电话线路,中继线已由240路扩容至720路,120调度席位已由50个增加至100个,同步增设30个云受理、30个云咨询,后续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可异地扩充坐席,确保120急救电话打得通。

(二)围绕“接得起”,优化调度模式。及时调整接听、受理、调派等工作流程,多种途径补充工作人员,迅速拓展云平台增设咨询席;启动海淀等重点区二级调度模式,充分调动属地积极性,发挥区域资源优势,迅速扩充调度能力;建立13类疫情相关知识库模块,加强专业支持,及时分流咨询电话和非急危重症需求对急救资源的占用。

(三)围绕“稳得住”,责任扛在肩上。市卫生健康委、北京市急救中心及各有关单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救死扶伤的崇高使命感,日夜坚守,落实细节,确保了扩容后的120调度系统运行平稳。扩容后,120电话呼损(未接起的来电)由扩容前每24小时1000余个减少为零。12月23日,全市120共呼入电话13310次,呼入中继的电话已全部接起,分流咨询电话1988次,其中首医云咨询完成269次、分流席完成1719次咨询。

三、增强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供给能力

(一)围绕“转的走”,全力补充力量。要求各区、各有关单位对照清单,通过抽调人员补充力量、现有人员集中管理、合理调整班次等多种方式,迅速恢复日常院前医疗急救值班车组数量,实现全部急救车组满载运行。截至12月18日,全市值班车组数已达到规划目标值。

(二)围绕“效率高”,健全指标体系。研究健全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监测指标体系,从服务需求、服务可及性、急救运行效率、急救资源配置、院前院内衔接、咨询与非急危重症等六个方面持续动态监测,及时研判形势,调整应对措施,加强对各区工作的督促和科学指导,最大限度提高现有急救资源运转效率。12月23日,全市120共完成派车任务5929次,同比增长178.62%、环比增长8.89%,其中急救派车率恢复至99.94%,最大限度地保障了首都市民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需求。

四、畅通院内收治加强院前院内衔接

(一)围绕“接得住”,强化急诊接诊。强化院前院内衔接工作要求,要求全市二三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发热诊区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各医疗机构急诊科应开尽开,保持24小时开诊。要求在急诊、发热门诊配置足够的担架车和轮椅,确保急救、非急救转运车辆送达的患者能够及时转接,不得占用转运车辆及担架资源。

(二)围绕“收的快”,畅通院内通道。要求各医疗机构在充实急诊科救治力量的同时,要打通急诊与住院部的收治通道,最大程度拓展收治能力,确保对120转运的急危重症患者能够及时接转。同时建立指标监测体系,加强监督检查,每日调度督促落实。

五、多措并举化解非急危重症需求

(一)多种形式化解分流咨询电话。加强社会宣传,明确120急救电话的应用场景,引导公众合理使用120急救电话,为急危重症人员让出生命热线。要求各区成立非急危重症转运专班,设立救助转运电话,各社区(村)建立微信群。北京医学会开展答疑解惑和咨询工作,多种途径分流看病就医、政策咨询等电话。

(二)多种途径解决非急危重症需求。要求各区政府保留爱心车队、非急危重症转运车组,交通部门统筹社会运力,120调度指挥中心与滴滴平台建立信息对接,多种方式解决非急危重症看病就医交通工具需求。截至12月23日,各区非急危重症转运车组达到580个,有效减少了对120急救资源的挤占。

上海市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效率

打通生命绿色通道

上海市按照《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关于进一步优化就医流程做好当前医疗服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积极应对市民就医需求高峰,多方协同,提升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级和转运效率,打通生命急救绿色通道。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多方合力共同支持院前医疗急救

加强组织领导,全力支持做好院前医疗急救工作,打通生命抢救绿色通道。每日召开专题会议,根据当前医疗需求情况作出具体部署。组织医疗救治组、转运专班、市交通委等部门共同支持院前医疗急救工作,分流非急救患者。

二、建立监测预警体系,制定全市急救体系应急预案

通过峰值急救需求测算,建立监测预警系统,指导制定应急预案。加强急救车辆、急救人力资源储备,做好医生、驾驶员、担架员、调度员等招募计划,及时开展培训,加大急救车辆配置力度,紧急采购和更新相关急救车辆。每日召开各区、各急救中心工作调度会,指导急救中心提升服务能级,优化工作流程,加快转运效率。

三、紧急扩容急救队伍,提高急救服务能级

一是充实急救医生力量。组织黄浦、徐汇、静安、长宁、虹口、普陀、杨浦等7个中心城区和中山医院、瑞金医院等10余家市级医院组派麻醉科等临床医师支援市急救中心。二是社会招募驾驶员和担架员。市急救中心发布公告社会招募驾驶员和担架员,首批录用来自吉晨物业等单位驾驶员和担架员已上岗,截至12月23日,已增加166个车组。三是组建后备支援队伍。在卫生系统和社会面紧急招募调度岗位志愿者,充实当前话务席位。目前调度席位已增至75席,较平日增加近3倍。支援急救中心的医务人员参与2023、2024年度职称评审的,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申报,视同基层工作经历,视同完成2023、2024年度继续教育学时。

四、启用非急救转运协同机制,提高急救服务效率

建立健全工作网络,市、区两级医疗救治组和转运专班建立非急救转运工作协同网络,明确专人落实非急救协同转运,根据服务需求测算,要求配置总共623辆非急救转运用车。对于需要医生随车治疗的患者,由120负责转运;对于无需治疗仅需抬抱的患者,由各区转运专班负责,每车增派一名抬抱员协助非急救转运的患者;对无需抬抱的患者,引导使用出租车转运。

目前,转运专班已逐步配置到位非急救转运车辆,向7个中心城区转运专班调拨一定数量特种车辆,解决行动不便老年人及需要抬抱的患者需求。目前,各区转运专班非急救转运机制均已启动,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五、加快院前院内衔接,做到急诊压床日清日结

指导医疗机构进一步加快院前院内衔接。一是实时监测120压车情况,及时协调积压严重的医院,优先处置120车辆转运来的患者。二是加派医务力量、扩大场地等措施提升急诊科服务能级,增加担架床,增派管理人员,提升患者分流速度。病房预留一定床位,优先收治有住院(留观)需求的急诊患者。

六、开通绿色通道,优先保障家庭医生转运需求

全市10家急救中心各设置家庭医生专席1个,通过将家庭医生手机信息录入120调度系统予以识别,调度专席进行优先受理和派车。当家庭医生判断患者需紧急救治时,可通过登记的手机拨打120;当家庭医生判断患者不需紧急救治,但需尽快入院时,可向区转运专班提出申请,由转运专班负责送院。

七、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市民合理使用急救资源

通过“上海发布”“健康上海”等众多媒体,组织专家学者、一线医务人员等进行广范宣传,明确呼吸急促、饮食困难、持续高温、基础疾病加重、儿童孕产妇异常等六类120呼叫标准,通过制作各类宣传资料。提高市民对发热症状的自我判断与应对能力,引导居民合理呼叫120、合理使用急救车辆,将最宝贵的急救资源用在最危重的患者身上。设置“上海市发热咨询平台”,每日向市民解答发热症状和新冠病毒感染防治相关知识,对于有急救需求的,及时反馈至市急救中心。

江苏省打通院前医疗急救通道

抢夺抢救生命时间

为了畅通群众急救通道,江苏省提前谋划,统筹资源,加强调度,全力打通院前与院内急救通道,确保电话打得进,车辆马上派,群众及时转,医院能收治。

一、持续广泛宣传引导

通过电视、微信、微博、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加大120急救电话应用场景宣传,鼓励无症状和轻症患者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自行就医,持续宣传“非紧急不拨打120”。针对非紧急就医需求,引导至12345热线、互联网医院、24小时热线电话等,合理分流,为急危重症患者让出生命热线。

二、提前谋划不断完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

坚持以规划为引领,印发江苏省“十四五”院前医疗急救事业发展规划,并将急救站点建设纳入省民生实事项目,2021和2022年两年共新建64个院前医疗急救站点,以涉农地区为主,2023年江苏省继续将急救站点建设纳入省民生实事项目,逐步实现城乡偏远地区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网络全覆盖。今年出台了《江苏省院前医疗急救条例》,为江苏省院前医疗急救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各地按照要求推进救护车配备和洗消中心建设,目前全省建成83个救护车洗消中心,提高救护车消杀效率,有效避免交叉感染;配备救护车3109辆,其中负压救护车1136辆,占比36.5%,有效保障在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和日常急救两个战场同时作战、同时打赢。

三、确保急救站点应开尽开

各地根据疫情发展趋势和自身减员情况,制定梯次队伍准备应对方案。根据日常呼入情况,科学分析研判,划定日常工作、超常工作量、特大工作量、超大工作量、极大工作量五个档次,设定调度员、调度席位的数量,以保证120急救电话及时呼入。面对疫情带来的冲击,各市卫生健康委分管领导每日调度各站点的运转情况,出现减员、车辆故障等情况时,统筹协调利用各方资源,与交通部门、公交系统及第三方非急救转运企业对接,及时作出调整策略,确保转运车辆满足需求。现阶段面临人员不足的困境,培训本急救中心后勤和行政人员作为调度员后备队;医务人员由市卫健委在全市范围内统筹,优先调派有院前医疗急救的经验人员作为第一梯队,确保及时增援;急救中心与市公交公司达成协议,出现驾驶员缺口时,由公交公司及时增补,保障车辆运转,尽力保证各院前医疗急救站点应开尽开、正常运转,满足群众急危重症及时送医需求。 

四、打通重点人群摸排信息与院前医疗急救信息通道

打通重点人群与院前医疗急救的通道,保证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有急救需求,第一时间回应,实现急救救急的初衷。常州市前期摸排65岁以上老年人79万,其中实行红色标签(高风险)管理17.23万人,实行黄色标签(中风险)管理19.05万人,其余按绿色标签(一般人群)管理。目前先期将红色便签人员信息推送给市医疗急救中心,列入优先保障范围,一旦接到救助电话,实行优先派车、优先处置等服务。

五、打通院前医疗急救与院内急诊通道

针对目前各医院急诊科病人短期内激增,急诊科与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出现不同程度交接不畅等情况,为进一步畅通院前医疗急救和院内急诊的衔接,提高急救转运效率。开展120急救车辆1小时等候医院考核,并及时通报各地、各医院,进一步压实医院主体责任。各市急救中心及时反馈院内等待交接情况,1小时内由各市卫生健康委负责调度协调,超出1小时由省卫生健康委调度协调,保证120急救车辆送达患者快速交接。

六、打通医院急诊与病房转诊通道

各级医疗机构按照急危重症抢救制度、流程,规范处置到院患者,医院医务处派专人负责,24小时监测并分流急诊、发热门诊患者,保证急诊绿色通道无患者积压;急诊医护力量的补充定为人力资源调配最优先等级,医务处、护理部最优先保证满足急诊运转需求;医院各临床科室必须无条件积极收治急诊分流的专科患者,重症患者相对集中安排救治;医院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及临床科室进一步给感染科病房扩容,提升阳性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确保医院有足够的应急能力储备,减少医院急诊室“压床”现象。 

七、增加非急救转运专班

各地依托公交公司、第三方运输公司等多渠道,组建非急救转运专班,充分评估后,纳入院前医疗急救统一调度体系,并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调度承担辖区内非紧急送医的转运任务,保障普通患者送医等需求,缓解院前医疗急救的工作压力。

八、关心关爱工作人员

各地加强院前医疗急救各环节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条件和生活物资的保障,科学划定工作区域,分为阳性工作区和普通工作区,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做好人员的健康监测,提供必备的生活、防护、药品等物资,及时做好心理疏导调适,落实激励保障政策。主动了解工作人员的家庭情况,及时开展员工家属慰问,尽力解决后顾之忧。

浙江省做好全省院前医疗急救

驾驶员队伍应急增援工作

为及时有效应对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驾驶员紧缺情况,迅速调动交通运输行业驾驶员力量,紧急增援医疗救护转运驾驶员队伍,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浙江省积极开展院前医疗急救救护车驾驶员队伍应急增援工作。

一、援助机制

(一)需求对接。

属地交通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及时对接,共同研判救护车驾驶员空缺情况,分析近期驾驶员队伍需求。

各地急救中心与道路客运管理部门及时建立援助联络机制,确定责任人、明确任务衔接方式。

道路客运部门根据属地实际,协调城市公交企业或道路客运企业建立援助工作组,快速组建驾驶员应急救援队伍。

(二)任务下达。

各地急救中心根据实际需要,向交通主管部门或道路客运管理部门发送“救护车驾驶员援调函”,明确需增援驾驶员人数、时间、急救点和具体联络人。

二、驾驶员选择

(一)优先选择50岁以下、身体健康、责任心强,并熟悉道路情况的城市公共汽电车驾驶员。

(二)优先安排驾驶员中的党员担负援助队伍的管理和安全监督,并率先承担相对艰巨的救护驾驶任务。

(三)驾驶员增员队伍集结后,由卫生健康急救专业人员第一时间安排防疫、救护运输业务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并听从急救部门调度管理。

(四)驾驶员按照卫生急救部门要求规范穿戴防护用品。出车期间,主动与调度指挥员、急救医生、搬抬人员做好协作。

(五)援助队伍负责人应及时掌握驾驶员身体状况,合理分派任务。驾驶员感觉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向急救部门调度人员报告,以便及时轮换,确保安全。

三、相关保障

(一)建立增援工作梯队。合理安排增援力量,确保驾驶员合理轮转,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形成可持续增援梯队。

(二)落实驾驶员待遇。参与增援急救工作的驾驶员,在绩效评价和薪酬待遇上不得低于日常工作标准。

(三)增援人员经费按各单位用人成本核算,建议从属地防控经费中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