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创始人 更新时间:2023-05-12
为指导和规范肿瘤主动免疫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提供可参考的技术规范,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部署下,药审中心组织制定了《肿瘤主动免疫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肿瘤主动免疫治疗产品是指通过诱导或增强机体针对肿
瘤抗原的特异性主动免疫反应,从而达到抑制或杀伤肿瘤细 胞、清除微小残留病灶或癌前病变,以及建立持久的抗肿瘤 记忆等治疗目的一类产品,通常也称为“肿瘤治疗性疫苗”。
肿瘤主动免疫治疗有多种技术路线,靶向抗原类型包括肿瘤
特异性抗原(Tumor Specific Antigen,TSA)、肿瘤相关抗原
(Tumor-Associated Antigen,TAA)或者有助于肿瘤治疗的
其他抗原,根据抗原表达和递呈方式的不同,肿瘤主动免疫 治疗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细胞载体产品、病毒载体产品、蛋白 /多肽、核酸等类型。
大多数肿瘤主动免疫治疗产品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抗原呈
递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s,APC)将抗原加工并呈递
给 T 细胞,从而诱导产生或放大已存在的抗原特异性 T 细胞 反应,尤其是细胞毒性 T 细胞反应,以攻击肿瘤细胞。此外, T 细胞还可以辅助 B 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杀伤肿瘤细胞。
T 细胞和 B 细胞激活后还会产生抗原特异性免疫记忆细胞,并
维持较长时间的免疫记忆反应。 由于抗原在体内的加工递呈、淋巴细胞活化以及肿瘤细 胞的杀伤等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因此,肿瘤主动免疫治疗产 品的临床试验与传统细胞毒药物、靶向治疗或其它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相比,存在诸多不同的考虑。
确认性临床试验
确证性临床试验确证性临床试验的研究目的是明确肿瘤主动免疫治疗产品在靶适应症人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产品上市提供关键支持性证据。
安全性
早期探索性临床试验的受试者规模有限,而且免疫治疗相关毒性的个体差异较大,安全性风险暴露的往往不够充分。在确证性临床试验中需要更深入地观察肿瘤主动免疫治疗产品的安全性风险。
由于免疫应答反应的持久性,肿瘤主动免疫治疗产品诱发的免疫毒性相较于其他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可能更难以处置,因此,申办者应在临床研发期间持续收集肿瘤主动免疫治疗产品的不良事件并分析产生原因,及时完善风险控制措施或修订入组标准等,保护受试者参与临床试验的安全性。
个性化或自体主动免疫治疗产品的特殊考虑
个性化或自体主动免疫治疗产品的制备时间较长,受试者可能在等待治疗期间出现疾病复发或进展。对于自体来源的主动免疫治疗产品,由于各种来源材料和/或制造原因,少数受试者还可能因生产失败无法接受治疗。
因此,申办者应尽量在确证性临床试验开始之前,完成生产工艺的优化,提高受试者按预定计划接受治疗的比例。
此外,对于个性化主动免疫治疗产品,不同患者的抗原成分及治疗靶点可能存在差别,早期探索性临床试验可能无法准确估计患者个体差异对产品生物学活性和临床疗效的影响程度,需要仔细评估早期探索性临床试验的参考价值,并在设计确证性临床试验时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因素的影响。
文章参考引用:
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关于发布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关于发布《肿瘤主动免疫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的通告(2023年第32号).
原文链接:
https://www.cde.org.cn/main/news/viewInfoCommon/311c810ad705f3a0e5538a5e5efb9dae